搶救十三行考古發掘情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提供 一、緣起
二級古蹟「十三行文化遺址」
- 民國46年地質學者林朝棨勘查後定名為十三行遺址,後經考古學者石璋如、臧振華、劉益 昌等人陸續發掘出極具代表性之文物及墓葬遺物等
- 為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臺灣史前鐵器時代之代表文化,其人種可能與平埔族中凱達格蘭族有關‧出土重要文物為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及與外族之交易品等,其代表性 文物為人面陶罐等
因遺址施工進行搶救,故而決議興建博物館
- 民國78年至81年間,因八里污水廠將興建於遺址上,引起各方注意,形成搶救遺址熱潮
- 民國81年文建會邀集相關部會,確立遺址保留面積為3136.9平方公尺,其餘遺址面積則為污水廠所覆蓋
- 民國84年,中央各部會決議於污水廠撥地成立「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館」,由中央及臺北縣分別編列預算興建
- 民國87年,更名為「十三行博物館」,正式興建
- 民國92年4月24日,「十三行博物館」正式開館
十三行博物館外觀 二、興建
館區環境
本館位於八里區河海交接處,一側面臨湛藍雄偉的臺灣海峽,及淡水河口天然潟湖挖仔尾自然生態保留區,另一側面臨青翠秀麗的觀音山與國家重要文化資產國定遺址大坌坑遺址,東北緊鄰八里污水廠,西南側鄰臺北港,為眺望淡水八里河海的最佳地點。
館舍建築
本館主建築佔地約1.2公頃,館內面積約2000坪,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成完整的概念,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成完整的理念。
陽光廣場
陽光廣場佔地約4公頃,位於博物館主建築的北側,原為八里污水處理廠二期沉澱池預定地,後經本館極力爭取,終獲其主管單位─淡水河系污水下水道系統營運管理委員會同意借用,並經由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新北市政府河川高灘地管理處、八里區公所大力協助,由原本雜草叢生的閒置空地,搖身一變而為舒適綠草如茵的戶外廣場。此外,周圍設有自行車道、人行道及南島語族的高腳亭,已成為遊客最佳的遊憩休閒場所,設置景觀照明燈後,更為夜晚的陽光廣場,增添了如詩如畫般的浪漫氣氛。
從陽光廣場回頭向博物館望去,原來的鯨背沙丘成為甲板,八角塔是煙囪,整個博物館的外觀就成了一艘大船,在歷史的波動之中浮浮沈沈。
新北考古公園 新北考古公園
新北考古公園為北臺灣最大的考古主題園區,面積約5.2公頃,以都市文史花園規劃,以十三行文化為主題,園區包含教育演示區、部落教學區、狩獵教學區三代主題區,設有學習體驗室、考古互動探坑、住屋、草棚、穀倉、部落渠道等地景展示,帶您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感受當時十三行人的生活情境。
搶救十三行考古發掘情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提供